您所在的位置:乐鱼leyu(中国)>新闻资讯

悲痛!山东临沂的这位“拼命书记” 倒在了抗疫前线
发布日期:2020-02-05 17:55:30       作者:沂蒙晚报       浏览:41.6万

11.png

2000多人的村子,又有武汉来的人员,他没有在疫情防控上出现过任何一点纰漏;春节合家团聚的日子里,他没有一天陪在妻儿老小面前,而是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奋战6个昼夜;村子里二层小洋楼林立,而他却一直住在盖了30多年的老房子里……为了群众的利益,他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。

12.png

孙士贞,男,汉族,1961年11月出生,中共党员,任山东省临沂市费县薛庄镇城阳村原党支部书记前后达16年。2020年2月1日早上,这位在抗击疫情前线连续奋战6个昼夜的“拼命书记”,因过度劳累突发疾病不幸去世,终年59岁。


“疫情形势再严峻,城阳村不能出乱子”

疫情就是命令,时间就是生命!1月26日,农历大年初二,刚从镇里开完疫情防控紧急会议的孙士贞,一口气没歇就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去了。

13.png

城阳村地理位置优越、交通便利,7个路口延伸到周边各村,在疫情尚不明确的情况下,晚一分钟到路口检查,就有可能导致疫情蔓延。他在村干部会上发出了“全员在岗,24小时坚守岗位,生命重于泰山”的动员令,1个小时内封闭7个路口,设立1个检查站,24小时对过往车辆、行人进行检查、消毒。而他本人则到人员进出最频繁、值守任务最重的千年银杏树路口摸排检查。布防的警戒线还没送到,他就直接站在风雪中值守,用身体构筑防线,确保不漏一人一车。用他的话说:“疫情形势再严峻,我们城阳村不能出乱子。”

在做好值班工作的同时,孙士贞十分注重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。起初没有官方正式宣传材料时,他就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话在大喇叭宣传,“生命重于泰山”“你现在在家中自我隔离,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”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。官方正式宣传材料下发后,他先是组织好党员干部分头悬挂条幅,张贴市县下发的各类宣传材料,并通过微信向党员传达相关通知、知识。然后通过广播喇叭反复宣传疫情防控知识,他怕看不准念错了字,就戴着老花镜,逐字逐句用手指着材料念,力求把上级精神原汁原味地传达给群众。四邻八村都说,“城阳村的大喇叭喊得最勤、喊得最响。”

疫情防控重在精准排查外来人员,为确保“零遗漏”,孙士贞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将全村划分为四个网格,聚焦湖北(武汉)返乡、市外回乡、发热人员等3类重点人群,对照户籍信息,集中利用1天时间对全村900余户村民逐户逐人排查。经排查,共摸排湖北(武汉)返乡人员1名,市外回乡人员20人。对武汉返乡人员孙某及“一圈、二圈”密切接触人群共13人进行专档管理、居家隔离。为做好孙某的隔离防控,孙士贞临危不惧,主动对其他村干部说:“我是支部书记,有了困难我先上。”随即做好防护措施后上门详细了解其返乡后身体状况、活动轨迹、人员接触等,耐心动员他主动居家隔离,并在其门口设置温馨提示和彩带,提醒邻居不要入户。同时,安排村干部按需送常备药上门,并协调村卫生室人员每日2次随访,做好消毒、测量体温工作,并及时上报有关信息。

 

连续工作了6个昼夜的“工作狂”倒下了

2月2日,记者见到了孙士贞的妻子晏永彩。她告诉记者,平时的老孙除了忙就是忙,家里的事根本指望不上他,地里的农活都是她和孩子们干。这几天,老孙回来说疫情严重,就更见不着他的人影了。一天下来,老孙把家里的两个电瓶车都给骑没电了。

14.png

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说孙士贞是个“大忙人”,总是见不到他闲下来的时候,“不是在村里(办公室,下同)就是在去村里的路上”,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“天天长在村里”。2018年,受台风“温比亚”影响,城阳村200余亩大棚面临损毁危险,他把保障群众生命、财产安全当作最大的政治任务,带领党员干部从迎台备战、疏散群众到灾后重建,4天3夜扑在前线,疏散危房群众7人,抢救蔬菜大棚100余亩,开挖排水沟1万余米,用坚守擦亮了共产党员的底色,用为民换取了金子都换不来的民心。

1月27日凌晨1点20分,值守人员发现村里有外来人员非法采砂。他立即带领村“两委”干部和党员群众30多人前往阻止,在盗采人员的威胁面前,他毫不畏惧退缩,一直忙到5点多才处理完。精疲力尽的他只是靠在办公椅上稍事休息,刚到6点就又开始了每日例行的大喇叭宣传。为避免盗采行为发生,降低外来人员输入传染风险,在严格落实24小时轮值制度基础上,他主动坚持每晚带队巡查,别的村是“两委”干部轮流带班,而他则是全勤值班,每晚都到路口转一圈,直到9点多才回家。


一生清贫不为名利为初心

15.png

来到薛庄镇城阳村采访,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村里笔直宽阔的马路,路两边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楼。可当记者来到孙士贞家里的时候,却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:一个盖了30多年的老房子破败不堪,院子里杂草丛生,屋里甚至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。儿子哭着告诉记者,他爸爸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。过年给孙士贞买了一身新衣服和一双新皮鞋,可他舍不得穿,非说等到平时去镇上开会的时候再穿。这些年来,由于孙士贞把全部身心都扑在村里的工作上,自己家里并没有什么收入来源,儿子在附近的板厂上班,收入微薄。妻子在家里种大棚,收入也不高。老孙并没能给家里生活条件的改善带来多大的帮助。可他却从不抱怨,再苦再累也不说。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名话就是:党员就得有党员的样子,不能沾别人的一点便宜。

不但如此,孙士贞去世后,家属按照他一向顾全大局、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,从速从简办理了丧事,当天下午1点火化,4点埋入黄土,没有举行任何仪式。老党员孙士贞为防疫做出了最后的贡献。

曾有人看着他匆匆忙忙的身影问,你快60岁的人了还早出晚归、舍家撇业,到底图的什么?他的回答只有四个字:百姓需要!多年来,孙士贞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,对党忠诚、干事创业、服务群众;始终坚持抓班子带队伍,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筑牢村庄发展根基,树起了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,在老百姓心中铸起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。


殚精竭虑提升群众幸福指数

与孙士贞自家的家庭收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在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殚精竭虑、不辞辛苦,带领村“两委”班子搞产业、谋发展,壮大集体经济,实现村民共同富裕,村里许多村民都富了起来,民生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;他积极推动乡村有效治理,倡导文明新风,稳步推进乡村走向振兴,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,是村民眼中的“老黄牛”“主心骨”。

16.png

城阳村南岭有100余亩村集体建设预留用地,由于土层薄、石头多、灌溉困难等因素,多年来粮食收成一直不好。但该地块位于大青山路东侧,交通优势明显。他从中看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机遇,决心招引发展产业项目。起初,他满怀欣喜地向大伙宣布这件“喜事”,当时村民认识不足并不买他的账。在村“两委”会议上,孙士贞说:“有些机会错过了就回不来,如果馅饼送到嘴边都不知道吃,我们村一辈子都得穷!”他动员村“两委”成员挨家挨户、苦口婆心地反复做村民思想工作,最终成功流转土地300余亩,并流转村集体闲置的150余亩“五荒”地、滩涂地,先后引进总投资3.85亿元的饲料、木业等项目4个,村集体年收入增至50余万元,实现200多名村民就地就业,为村庄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集体经济发展了,民生实事办起来,精神面貌好起来。孙士贞积极引导党员在村庄建设中主动认领责任区净化美化工程,先后入户发放倡议书3000余份,带头发动群众义务劳动320余人次,清除“五堆”50余处,有效改善了村居环境。同时,他带领党员群众实施了中心大街改造、“改厕+硬化”等活动,油化中心大街16500平方米,新修48条入户小巷51000平方米,改厕378户,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,新建文体广场2100平方米,安装健身器材30组,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。

逝者已去,初心永恒。孙士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“心中有信仰,脚下有力量,一颗红心跟党走”的铮铮誓言。也正因为我们在各层级、各行业都有这样的好党员、好战士,这场战役,我们必胜! 

12.gif

临报融媒记者 徐淑刚